第九十七章

能是谁过来了?

总不可能是姜度从千里之外的蜀地过来了吧?

李易大婚虽然是天家喜事, 太后又下令大操大办, 但姜度镇守蜀地防备南方的蛮夷,不可能为了一个皇子结婚而轻易离开蜀地。

所以不可能是姜度。

杜云彤轻摇头。

姜劲秋这一惊一乍的性子, 不知道的,还以为是多大的事情呢。

可转念一想,姜劲秋虽然是个乐天派的人, 但出身世家,有着世家女该有的涵养, 不是那等轻佻无知的人, 更不会贸贸然闯到秦钧的书房来着她。

能让姜劲秋这般开心的事情, 普天之下并不多。

原因只有一个,是姜度来了。

姜度来了?

来天启城做什么?总不能是给她送粮草的吧?

杜云彤手指微微收紧, 放下书信,人已经迎了上去。

阳光下,姜度明光镜铠, 狮盔白袍,还似初见时英姿勃发模样。

姜度声音清朗:“云儿。”

杜云彤一下子便红了眼眶:“二叔!”

杜云彤是个孤儿, 在二十一世纪没有享受过父母的温情,来到大夏朝更不需多说,许如清走的早, 杜砚又是一个愚孝懦弱之人,能分给她的父爱少的可怜。

唯有姜度, 给了她家的感觉和温情。

在她心里, 姜度不是父亲, 却远胜父亲。

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,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姜度,向姜度求助。

哪怕姜度并不帮她,她也不会说什么。

姜度是她的后盾,什么也不做,也能给她十足的安全感。

阳光洒在姜度身上,给他周身罩上一层浅浅的、又极为好看的光晕。

姜度沐浴在光晕之下,淡然一笑,潇洒又俊朗:“哭什么?侯爷给你委屈受了?”

杜云彤摇头

杜云彤摇头,道:“没有。”

秦钧怎么舍得让她受气?

“只是想二叔了。”

姜度瞳孔微微收缩,恍惚间,仿佛看到当年的许如清倚门而望,眼波流转,若秋水涟长。

时过境迁,斯人已逝。

他终究还是错过了他心上的姑娘。

姜度道:“二叔也想你们了。”

秦钧在军营里操练将士,并没有在家,杜云彤把姜度请进书房。

各地送过来的信件堆了满桌,尚未来得及收拾,杜云彤一股脑地推开一边。

侍从们上了茶。

茶是姜度所喜欢的。

姜度抿了一口茶,扫了一眼书房的环境,目有赞赏之色,道:“若清儿还在,她会为你骄傲的。”

她的女儿不再是拘在一方宅院里,看四角天空的妇人,她的才识与谋略,比之男儿毫不逊色,甚至更胜一筹。

姜度道:“你当初不跟我走,是对的。”

杜云彤笑道:“哪有什么对不对,只是不想拖累二叔罢了。”

姜度虽然年过三十,但通身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气息,并没有这个年龄世家子弟油腻的通病,再加上位高权重,是为蜀地最高的执政者,故而在婚恋市场上仍然吃香。

但若是带了她,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。

她跟在姜度身边,算什么?

不知内情的人,难免会猜忌不已,心理厚道的,会觉得杜云彤是姜度故人的女儿,姜度待杜云彤如亲生女儿一般。

心思龌龊的,难免猜到姜度想养成的方面,这样一来,有杜云彤在身边,稍微顾及点脸面的人,都不会再把自己女儿嫁给姜度。

而知道其中内情的人,谁又愿意嫁一个心有白月光的夫君?

看着杜云彤白白给自己添堵吗?

杜云彤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,更不想让姜度每日看着自己黯然神伤,所以当初无论姜度怎样劝说,她都不愿意跟随姜度而去。

好在上天没有辜负她的选择,她与秦钧阴错阳差成了一对,在秦钧的影响下,无人与她为难,她也倾尽自己所有的力量,去帮助秦钧实现心中所愿。

说到心愿,便绕不开粮草。

杜云彤手指轻握着茶杯,想问姜度,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。

蜀地富饶,但地势不比中原,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发生地震山体滑坡,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,姜度便会打开粮仓去赈灾。

这样的事情多了,只怕蜀地粮仓里也没有太多的存粮去借给秦钧,让秦钧放心大胆地去攻打青州。

写信是一回事,当面说借粮又是一回事,杜云彤不知怎么开口,只好一边与姜度话着家常,一边看杯中的茶水渐渐冷去。